進入內容區塊

新北市政府

市政會議紀錄

  • facebook
  • line
  • 友善列印(開啟新視窗)
  • 發佈單位: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期數:755
  • 會議時間:2025-09-10  08:30
  • 會議地點:本府18樓市政會議室
新北市政府755次市政會議紀錄
壹、獻獎
主席指示:
      今天特別感謝本府各局處同仁之卓越表現,首先教育局參加「2025第五屆教育創新100」評選,本市共獲得18個獎項,獲獎數全國第1名,感謝各校積極參與,新課綱行動協作平臺、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2.0、愛迪生計畫團隊及職業試探暨體驗教育中心團隊皆獲得佳績,普高組及技高組表現優異,感謝教育局劉雅琪科長、朱肇維課程督學、江彥廷科長、蔡耀德輔導員及陳信龍輔導員辛勞;國小組部分,秀朗國小、三光國小、大坪國小、永福國小、復興國小、中央及地方藝術輔導團均展現優異成果,特此致謝秀朗國小曾秀珠校長、三光國小陳敏輝校長、大坪國小石啟宏校長、永福國小蔡明貴校長、復興國小王燕昭老師、中央及地方藝術輔導團張琬湄老師之付出。國高中組部分,崇林國中、深坑國中、八里國中、鳳鳴國中、明德高中附設國中部、豐珠中學、林口高中及金陵女中均獲獎項,感謝崇林國中徐巧玲校長、深坑國中李建英校長、八里國中王俊凱老師、鳳鳴國中雷尚宸老師、明德高中附設國中部吳若宜老師、豐珠中學林麗雲校長、林口高中楊可倫老師及金陵女中高亞謙校長,感謝各位校長及教師之辛勞及努力。教育局近年於全國教育評比中屢獲佳績,獲獎數居全國之冠,感謝張局長及第一線校長及教師們之奉獻,市府與有榮焉。本市教育投資已達新臺幣755億元,為全國最高,且年度成長數亦最多,顯示市府持續將教育列為優先要務,期盼未來教育更臻完善,感謝教育局的辛苦。
      接著城鄉局亦表現優異,「新店央北青年社會住宅」及「土城員和青年社會住宅」,分別榮獲「銀光好居」五星及三星標章證書,顯見本市社會住宅興建成果卓著。雖國外社會住宅各有其長處,惟本市社會住宅興建絕不遜於國際水準,並具多項特色,深獲各界肯定,於國際比較上亦有名列前茅之實力,特別感謝城鄉局江怡瑩科長、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林士森副執行長及全體同仁努力。
      最後,本府7個機關榮獲「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25個獎項,包含城鄉局土城員和、中和安邦段、新店民安段及三重三重段青年社會住宅,分別榮獲「最佳管理維護類金質獎」、「綜合卓越成就獎」、「最佳施工品質類卓越獎」、「最佳施工品質類金質獎」及「最佳社會住宅類優質獎」肯定,另三重「與風同行。沁涼綠洲景觀工程」則榮獲「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感謝江怡瑩科長、陳以霖科長、吳敏漳科長、新北住都中心林士森副執行長、朱國彰副工程司、許項湧幫工程司及吳家瑋工程員辛勞;捷運局三鶯線三峽機廠新建工程榮獲「最佳規劃設計類優質獎」,感謝蔡慶賢主任出席;工務局三重區興穀國小地下停車場統包工程及土城區頂福安居社會住宅計畫道路開闢工程,分別榮獲「最佳規劃設計類優質獎」,感謝黃子毓副處長、吳俊諺科長、黃仲男科長、劉醇政副工程司及張紀雲技術員之辛勞;觀旅局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漫遊山海線-聚落、鐵道、自行車魅力輕旅廊道景觀工程及深坑平溪微笑山線環境營造工程分別榮獲「最佳管理維護類優質獎」、「最佳施工品質類金質獎」及「最佳環境文化類優質獎」,感謝郭恆維科長、楊凱傑技士、蔡雅雯科長、廖士吟股長、魏曾吉弘技士及林端安技佐付出;經發局新店寶高智慧產業園區統包工程榮獲「最佳施工品質類卓越獎」及「最佳規劃設計類特別獎」等2項獎項,感謝盛筱蓉局長及林俊傑科長;農業局紫東社區遊程休憩點整體環境改善工程、龜吼漁夫市集新建工程及中和動物之家空間優化改善工程分別榮獲「最佳環境文化類金質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及「最佳規劃設計類優質獎」殊榮,我均曾親赴視察,發現設計與建築量體都做得很好,感謝金雷科長、簡明雄處長及楊淑方處長辛勞;水利局五股區觀音坑溪橋重建統包工程、淡水河五股蘆洲沿岸水環境整體改善計畫(第二期)、淡水河金色水岸大河門戶改善工程、淡水區公司田溪埤島橋上游護岸應急工程、藤寮坑溝排水水環境營造計畫(第3期)、貴子坑溪河川環境營造計畫(第3-2標)、大漢溪堤外水岸廊道串聯暨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及中港大排,分別榮獲「最佳施工品質類金質獎」、「最佳規劃設計類優質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最佳施工品質類優質獎」及「最佳管理維護類金質獎」等獎項,感謝黃裕斌處長、吳明忠科長、林明賢股長、賴建儒幫工程司、傅光維科長、林柏廷工程員、葉正振副工程司、鄭子脩副工程司及林俊宏科長,特此肯定並感謝各局處同仁之努力及卓越表現。
      「國家卓越建設獎」由不動產協進會及世界不動產聯盟所創立,具重要意義,期勉各單位持續努力,爭取更多榮譽,也感謝工程及教育單位辛勤付出,並感謝今日出席之同仁,最後,再次向校長及教師表達敬意,請再次以熱烈掌聲感謝。
貳、確認上次會議紀錄:無修正意見,會議紀錄備查。
參、機關專題報告:
工務局:看得見的基礎建設,串聯城市的幸福與感動。
主席裁示:
      首先感謝工務局在歷任局長的帶領及付出下,使本市城市建設成為全臺表現最優異的城市,尤其在城市建設與國際接軌上,不斷自我超越,並在現任馮局長帶領下,更能一棒接一棒,將工作推動得更為完善。本市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基礎建設與城市規劃皆極為重要,目前已推動「三大軸心」,捷運路網亦由原規劃之六線,擴增為「七線齊發」,等於「三環七線」,未來甚至將邁向「八線」規劃,相關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此外,其他交通路網亦能整體結合,形成完整都市運輸體系。本市重要的「三大軸心」、「三環七線」及交通路網之建構,均仰賴工務局及相關工程單位的辛勞與努力。
      在三大軸心中,我尤為重視「三重第二行政中心」,因其未來將成為平衡溪南、溪北的重要公共建設,並與第一行政中心形成互補與競合關係,規劃採智慧化設計,提供更快速便捷的公共服務,包含災害應變中心、食安智慧監控中心、警察局戰情中心及勤指中心等,這些單位在未來硬體建設中扮演重要軟體角色,為推動簡政便民、保障市民安全、安心及安居之重要指標,所以,「三重第二行政中心」務必於明(115)年順利完工及搬遷完成,請秘書處及工務局全力以赴協力完成相關工作,同時請朱副市長定期召開會議,追蹤進度,確保各項任務順利落實。
      除了第二行政中心外,「105市道」將在交通上銜接臺北港,期盼能於今(114)年底順利開工,此道路工程之地形高程差達180公尺,開工後景觀將顯著丕變,代表銜接淡水、八里及林口三地區的新指標,期許相關單位全力確保工程順利完成。此外,「淡江大橋」將在9月橋體合龍,預計今(114)年底完工,明(115)年順利通車,未來將銜接八里區與淡水區兩端的交通路網及重要橋樑,將成為臺灣地標之一,亦請交通局妥善規劃及推動轉運站,「八里輕軌」也請儘速核定並加速推進。此外,「中正橋」亦須於今(114)年順利完工啟用,其為銜接雙北的重要橋梁,請相關單位務必落實到位,確保工程品質與時程,部分交通瓶頸處需增設閘道,雖然部分工程由中央辦理,但市府仍須隨時監督並配合,以確保工程順利完成,例如林口交流道設置南出北入匝道、五股交流道增設北入北出匝道等重要交通工程,請相關單位務必落實,確保工程達到預期目標。
      基礎建設部分,本市升格後整體經費並未增加,但明(115)年度財劃法新增的經費會將其大部分資源投入基礎建設,我在此正式宣布,115年度「道路及附屬設施養護工程」將增加編列經費超過新臺幣10億元,用以提升人行道改善與維護道路品質,確保市民行的安全及獲得更有感的照顧。同時,學校的「通學廊道」改善亦將朝「115年完成100所」的目標邁進,投入基礎建設的資源,將成為本市市民最關注的施政事項,若10億元經費不足,將持續增加投資,並期望此項工作成為明(115)年度的重要施政亮點,讓市民每天出門、回家時,都能感受到城市進步與幸福。工程硬體建設應結合美學與文化元素,讓市民感受到安全與舒適,體驗城市喜悅感,請工程單位全力以赴,如期如質完成任務。此外,本府明(115)年將投入更多資源在區公所的「基礎養護工程」,使其快速展現市民有感的成績。
      在此再次肯定工程單位的努力展現出本市的進步力量,未來仍有許多工作待完成,期望公共工程從一條人行道、一座橋、一條道路,到行政中心與美術館,都能確保市民生活安全。城市進步需一點一滴逐步推動,公共建設得獎是一種肯定,也希望能爭取更多榮耀,提升本市的國際能見度。最後,再次感謝工務局全體同仁的努力,大家共同加油,持續推動城市建設。
肆、一週新聞輿情報告
主席指示:
      我上週率本府經發局、地政局、衛生局及新聞局首長,赴歐洲多國考察城市建設,重點涵蓋長照、社會住宅及市場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之領域。此次並非首次歐洲考察,雖各國文化背景與城市風貌不同,但對長照,特別是失智友善環境深有體會。本市推動「平溪不老長智村」示範點,屬開放式且對長輩友善環境,表現不亞於國外。另於荷蘭參訪全球第一座失智村—霍格威村,其封閉型社區規劃完善,能讓失智長者在熟悉環境中生活,商店及娛樂設施均可自由使用,提供更安全、安心之終身安養環境,此種逐步去機構化、轉向自由化的封閉社區模式,值得作為本市未來推動長照之參考。
      本府目前如火如荼積極推動的「市場改造」,雖不必完全仿效國外,但可擷取其長處,並融入本市文化特色。傳統市場改造可參考國外經驗,從硬體建設到內部設備與設施皆可作為借鏡,進而使本市傳統市場轉型為兼具美食與美學之文化空間。此種文化特色不僅能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更能展現本市獨有的文化價值,例如參訪鹿特丹Markthal市場,其結合住宅、商業及市場功能,並融入藝術與文化元素,成為地標性建築,深具啟發性與借鑑價值。此外,亦參觀多處圖書館,觀察到歐洲國家在建築通透性、採光及美學上表現優異,雖歷史悠久但持續更新設備,保持歷久彌新。新北市美術館參觀人次已逾170萬,未來仍須持續透過更多設計元素,以維持吸引力。同時,新建圖書館亦應朝多元友善與通透方向設計,提升市民使用便利性。
      在城市規劃方面,歐洲新開發地區多採先做軌道建設,再推動整體開發之模式,值得本市借鑑,我們則是開發、軌道建設同步推動,例如三鶯線沿線麥仔園等大型開發案,應事先規劃交通路網與軌道建設,以避免後續面臨更多挑戰。至於社會住宅方面,國外性別多元設計具啟發性,而本市通用設計及多功能設計亦有長處,雙方各有優勢,可相互學習。另國外水利建設多善用水環境創造公共空間,雖不一定優於淡水河之整治成果,仍具參考價值。此行收穫豐富,雖歐洲部分設施不一定優於本市,但本市在人本步道及基礎建設已有不錯成果,只要持續努力,將能更臻完善,我們繼續加油和努力。最後,感謝各局處首長隨團考察之辛勞,並期勉將新觀念融入在地文化、環境及市民生活習慣,期勉大家共同努力,再次表達謝意。
伍、臨時動議
一、為本府文化局監督財團法人新北市文化基金會115年度預算書提請審議案,報請公鑒。
決議:照案通過。
二、財政局陳局長:本週3件墊付案,於市政會議後送請議會審議,詳如清冊。
決議:送議會審議。
三、主計處吳處長、財政局陳局長:115年度總預算籌編報告。
主席指示:
      目前適逢本府籌編115年度總預算,因籌編過程中,中央就財劃法的調整一度存在不同意見,然中央近日已逐步調整步伐,並持續釋出善意,行政院卓院長也特別指出,將邀集地方首長共商財劃法事權及分配事宜。財劃法修正歷經25年,對新北市而言影響尤鉅。本市幅員遼闊、人口全國最多,人均預算卻是全國最低,且須銜接臺北及桃園路網建設,本市在地方發展上亦責無旁貸,須承擔重大責任,顯見財政對本市建設至關重要。所以,除樂見財劃法順利通過,在執行過程中行政院昨日已明確釋出統籌款分配、事權分配及公開透明三個方向,大家雙向溝通。中央願意溝通代表釋出善意,地方首長則應面對地方聲音,積極反映地方需求,與中央共同研商,使財劃法通過後更臻周全。各縣市首長無論中南部或離島縣市,如苗栗、雲林、臺南、高雄及連江,不分黨派亦展現一致立場,因屬人民納稅錢也是國家資源,中央應兼顧各地方需求,尤其偏鄉地區,地方則須理解中央分配之困難,唯有相互傾聽,方能達致公平、公開及透明。今天下午15縣市首長將齊聚一堂,表達出人民的聲音,目的並非對抗,而是透過共同理性討論,解決財政分配的問題,讓地方能齊頭並進,方為國家之福,希望透過事權分配,公開理性的討論,照顧偏鄉、照顧區域特性及財政條件的差異性,讓臺灣更好,讓本市也能夠更好,這才是我們的目的,中央釋出的三個方向和我們今天反映的一樣,譬如中央過去承諾推動之政策,包含擴大租金補貼、班班有冷氣、T-pass通勤月票及捷運建設,財劃法通過後卻要求地方自行吸收,惟分擔比例及類別不明,易使外界有「中央請客、地方買單」之觀感。以本市為例,115年度捷運建設經費即遭刪減90億元,刪減幅度逾72%,刪減標準不清,希望事權分配時明確說明,方能於預算編列及工作推動上妥善規劃。
      另外,一般性補助款分配亦應公開透明、標準化,目前中央控留301億元未分配,下修地方補助比例,並由各部會自行決定補助對象及金額,缺乏明確規則,造成地方無所適從。若能制定明確規範,即使結果未盡人意,亦可有所依循明確往前推動。此次財政部留存345億元統籌款未分配,此本屬地方應有之經費,將影響各項建設推動,地方反映之問題皆為國為民之考量,希望建設更好。中央與地方雖角度不同,但核心價值一致,皆為照顧人民需求,推動建設計畫。在此代表本市呼籲中央與地方應共同研商,建立明確機制,以提升施政效率。本人過去曾於中央服務,深知財政問題不僅涉及分配,亦關乎區域及財政條件之差異,唯有透過充分溝通,方能兼顧全國人民之福祉。市府將儘速完成115年度總預算編列,將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及主要補助款編列清楚,妥為規劃115年度基礎建設、重大工程、教育及社福等項目,並提送市議會審議,確保推動順利,使本市建設及社福更加速發展完善。
      最後,再次感謝財主單位之辛勞,並期勉各局處全力配合,妥善完成115年度總預算編列,俾於本月份市政會議通過後,順利送交議會審議,我們一起加油。
陸、散會(上午9時35分)
出席人員:
市長 侯友宜
副市長 劉和然        副市長 朱惕之            副市長 陳純敬
秘書長 邱敬斌
副秘書長龔雅雯      副秘書長柯慶忠          副秘書長 張其強
民政局局長 林耀長  財政局局長 陳榮貴      教育局局長 張明文
經發局局長 盛筱蓉  工務局局長 馮兆麟      水利局局長 宋德仁
農業局局長 諶錫輝  城鄉局局長 黃國峰      社會局局長 李美珍
地政局局長 汪禮國  勞工局局長 陳瑞嘉      觀旅局局長 楊宗珉
交通局局長 鍾鳴時  捷運局副局長 鄭智銘   法制局局長 蔡庭榕
警察局局長 方仰寧  衛生局副局長 高淑真   環保局局長 程大維
消防局局長 陳崇岳  文化局局長 張䕒育      原民局局長 林瑋茜Siku Yaway
新聞局局長 李利貞  人事處處長 林正壹      主計處處長 吳建國
政風處處長 尹維治  研考會主委 林豐裕      客家局局長 劉冠吟
秘書處處長 祝惠美  青年局局長 邱兆梅      體育局局長 洪玉玲
參事 黃靜怡           顧問 李麗圳 
列席人員:
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 林祐賢
新北果菜公司董事長 劉來通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