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新北市政府

市政新聞

  • facebook
  • line
  • 友善列印(開啟新視窗)
  • 發佈日期:2020-05-24
  • 發佈單位: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 類 別:機關新聞
防疫也拚防汛 市府團隊分工合作 打造淡水水水無患好所在!!
【新北市訊】新北市淡水區東側山區地勢較高,捷運線附近土地的過度開發,且淡水河受潮汐影響水位上漲,遇豪大雨排水不及往往造成淡水、竹圍一帶傳出積淹水災情,本府水利局及淡水區公所於106年至108年間推動多項改善工程,計完成15件工程,合計經費約1億元,已大幅降低短延時強降雨造成淡水台2乙道路沿線排水宣洩不及情況發生。
108年5月20日豪大雨肆虐,其中新北市淡水區雨量達187.5毫米/3小時,累積雨量最高的淡水區交通大亂,多處路段傳出淹水情形,包括台2線竹圍、紅樹林、淡水沿線,淡金路往三芝方向也一度全線封閉,釀成大塞車,水利局立即邀集淡水區公所、捷運局及當地里長現勘,針對該路段之雨水下水道及道路側溝進行檢視。經水利局調查係遭異物堵塞阻礙排水及排水容量不足問題,嚴重影響道路側溝容納排水效率降低,為增加整體排水容量,本府水利局辦理淡金路(中正東路2段5巷口)排水改善工程,該工程於108年10月進場施工,預計109年5月底可完工,於人行道下新設儲水池(50mx3mx1.2m)及過路排水涵管(0.8m排水管x2)將水排至下游竿蓁林溝,全長約200m,工程經費約1,800萬元,相信工程完工後,解決排水容量不足問題,可大幅降低淡水地區發生淹水機率,改善工程完工前,現場皆已備有應急方案,因應今年汛期。
另外,本府水利局搭配公司田溪治理計畫,於水尾橋至新厝橋段,打開排洪瓶頸,降低既有三座攔水堰,並將河道淤積土石,用於興建約莫1米半的砌石護岸,更利用小塊石及淤積土引進溪水,營造微棲地以活化灘地。進而於大王廟旁,沿公司田溪整建鋪造長達334公尺親水步道,為市民又添一處戶外休憩新祕境。
整治過程中,廣納新北市河川生態保育協會、淡水區忠寮社區發展協會及淡水社區大學等當地NGO團體意見,除恢復河道橫向漸層灘地,維持原生物種棲地外,更採用生態專家曾晴賢教授及陳賜賢理事長建議,改善三座攔水堰,降低河道縱向落差,完成水棲生物縱向及橫向連結的生態環境,為本河段重新賦予新生命!
考量下游農民的灌溉需求,並顧及迴游性魚類、河川生命力,敲除降低兩座攔水堰,唯保留上游1座攔水堰蓄水功能,特將其改為三道階梯式魚梯矮堰,於兩側興建引水幹線,以便農民灌溉田園。
早先,常有民眾反映,因位於忠寮里的上水尾橋至新厝橋右側護岸部分尚未興建,造成河道內溢淹、淤積,有洪災的危險,經鄭戴麗香議員提案及忠寮里蔣耿南里長建議,與市府水利局會勘後,把兩邊的護岸做了起來,紓解民眾在防汛期間的擔憂。
本工程以生態及環境為出發點,將本河段提升至25年防洪頻率之保護標準,兼具防洪、生態棲地維護及農民灌溉維生需求,同時提供市民良好休憩環境,創造多贏空間。
水利局落實市長行動治理,積極推動工程計畫,在全球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之際,並與淡水區公所協調分工多項應急工程,不只注重防疫超前部署,市政建設的腳步也馬不停蹄,持續推動優質的市政建設,為市民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水利局及區公所積極改善地區的作為深受當地里長肯定,後續水利局將持續解決市民問題,做好相關設施等工作,讓新北市成為安居樂業之友善環境。

新聞稿資料詳洽: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雨水下水道工程科 王忠賢科長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河川工程科 黃茂松科長
聯絡電話:(02)29603456 分機4846、分機4769
新聞聯絡人: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梁浩彬
聯絡電話:(02)29603456分機 4716
  • 聯絡人:梁浩彬
  • 聯絡單位: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 聯絡電話:02-29603456轉4716
gotop